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一、学院简介
体育学院成立于2011年10月,是由原山东财政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和原山东经济学院体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9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学位教师8人;从国家队、省队退役下来从事过专业运动训练的的教师8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7人,国家一级裁判22人。
学院承担全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课外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大学生体质监测和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服务等工作。设有体育经济与管理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公共体育教学区、竞赛训练教研室、体育健康实验室、群体活动中心、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场馆管理与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等教研机构。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现有体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育产业管理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和体育专业硕士点,其中2013年获得体育产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2021 年获批体育专业硕士。拥有男排、女排、足球、女乒、男乒5支高水平运动队,在校生400余人。学院的科研工作近年稳步提升,特别是高层次、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和论文有了较大的突破。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2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项,山东省软科学重大课题2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课题2项,其他省部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余部;获得山东省社科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厅局级奖励15项;发表体育科学、SCI、CSCI及其他学术论文200余篇。
二、专业介绍
(一)专业代码:1204Z2、专业名称:体育产业管理
1.专业简介
我院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自2018年开始招生,作为培养体育产业管理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其规模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社会对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该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较强的终生学习能力、理论研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较强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善于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体育产业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3.就业前景
随着国内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体育产业急需大量体育管理专业人才,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各级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各项商业体育赛事组织部门、各类体育咨询公司、各大型体育产品公司、各类健身俱乐部、各类体育经纪人公司、各类体育企业、职业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体育中介公司、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等。体育产业管理硕士毕业生可以上述单位从事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体育政策制定、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100%,就业去向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例如,2024届5位毕业生的就业去年分别为河北省沧县税务局、济南市选调生、枣庄市选调生、济宁市选调生和青岛市人才引进职位等。
(二)专业代码0452、专业名称: 体育专业硕士
1.专业简介
我院体育专业硕士自2023年开始招生,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育学学硕相比,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更突出职业要求,我院树立“实践第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其定位为培养体育领域特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实践应用性方面的地位应明显高于学术学位。
2.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较强的终生学习能力、理论研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研究和创新创业为重点,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3.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对于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扩大。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也可根据社会需要到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群众体育的指导工作、体育运动训练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在训练基地、体育科研机构、医药卫生、保健康复部门等从事科学运动健身指导、健身咨询、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工作。